初期佛教雕塑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6-5-10 9:05:53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作Buddha,意为"觉者"。
据《佛地经论》讲..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惰,如睡梦觉,如莲花开,故名佛。"佛教的宗旨是通过专心的沉思或瑜伽来断除所有的烦恼,最终以消灭自我获得的觉悟来摆脱现世的苦难,即在纯主观的思惟中描绘着宇宙和人生,朗然默会宇宙之真谛,而构成一幅虚幻的理想世界的图画。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年~前483年)出身子刹帝利阶层,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边境〉释迦族的太子,人称"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舍弃了王宫中的荣华和现世生活,起初跟倡导自我修行的婆罗门学习。但有一天他忽然悟到了苦行不是求道的方法,于是放弃了婆罗门的苦行方式,决意用明智的方法寻求真理,遂来到了菩提伽耶(Buddhagaya,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南),终于悟到了世间的缘起诸理,成为释迦牟尼佛。他的余生是在印度北部向各等级民众传道中度过的,逝后,或用佛教术语"涅磐"(原意是‘灭')后,他的事业被越来越多的信徒继承下来,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佛教被阿育王定为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正统宗教。
涉中的佛陀,迦叶三兄弟吃惊地驾着船,画幅右下端的菩提树表示已经过河的佛陀,站在其前的三兄弟对此奇迹惊叹不已。这个场面的远近法,即是由底部的近景向上方延伸成远景,并使观者的视线和画幅中的地平面不断平行。此外,在桑奇的浮雕中,也出现了采用台阶式远近法的透视关系,如《频婆婆罗王渴佛}),则以远景人物的足跟来表示地面等。在比例上则按照人物或物体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其相互之间的尺寸大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