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雕塑《雨果纪念碑》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5-10-26 8:50:29
工作开始了,罗丹每天到雨果家里来。老诗人或在书房伏案写作,或在花园散步,或在客厅会客,罗丹都在一旁默默地细心观察,用铅笔画下许多速写,并试着;悔老诗人的形象牢记心中,然后赶快跑到另外一间放着蒙古土和工具的屋里,把刚才一刹那的印象、感受固定在黠土上。但是往往有这种情况:一走开,印象便模糊了,他不得不又回到老诗人身边,再次观察……就这样,来回往返了不知多少次!
罗丹终于凭着训练有素的默记能力,凭着艺术家的敏锐眼睛,以罕见的工作方法,完成了《雨果》这件杰作:雨果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思索着,好象在吟哦一首诗句。由于思绪象激流般地奔涌,诗人双眉紧皱,头发如同火山似地喷射出白色的火焰一-这简直就是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的象征,抒情诗的人格化!当雕像送给雨果过目肘,老诗人看看雕像,再望望镜中的自己,不禁向罗丹投以惊异的目光。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认为,他为艺术家这种特殊的塑造方式,为他这样直率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所深深感动。
一位记者看了这座雕像后,惊讶地对罗丹说"它不是雕像,而是音乐,H•H•它使我想起了贝多芬妙的一首交响曲。"
1885年雨果逝世后,巴黎市政府为纪念这位伟大 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委托罗丹制作《雨果纪念碑》以乌纪念碑于1889年动工,1909年完成。这座传记性的雕像是罗丹晚年心血的结晶。在漫长的二十年中,他制作了几十件变体稿3,其中雨果的形象就是以1882年所作的胸像为基础塑成的。
爱尔兰著名作家萧伯纳在一篇文章里曾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罗丹为他制作雕像的情景:
"罗丹在整个塑造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使我惊异的奇迹。在雕塑则开始十五分钟,当一块泥巴差不多已变成一个人的简单外形时,他用大拇指一下子就塑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肖像,我恨不得马上把它取走。•.....在一个月内,我的肖像不断地变化,在我的眼前,展现了艺术发展的所有的舞台场面。"
在文章最后,萧伯纳感动地说"罗丹的手不是在做雕塑,而是象生命在飞跃,不断地飞跃。……上帝的孚就是他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