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雕塑《地狱之门》与《思想者》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5-10-13 11:33:15
《地狱之门》与《思想者》
《地狱之门》原订于1884年完成,但罗丹却一再拖延.他为完成这座构思复杂、造型雄伟的作品,考察了法兰西各大教堂,画丁大量速写,记了大量笔记,整整花了20年时间进行构思.而他越深入就越觉得这项工程浩大无边.政府曾多次派人来催促罗丹,井一再给他宽限时间,但他总是希望《地狱之门》上的人物多一些,再多一些.他为此画了无数草图,塑了一座又一座模型,但他总是不满意,一次又二次推翻原来的计划。其间,装饰美术馆已改设在卢浮宫的二翼,不再另建,大门的设计也不再需要,但《地狱之(U已成为罗丹瞰塑的灵感的摞泉,他无法从这个浩大的工程中抽身而出。
但丁的《神曲》以中古时期所恃有的幻梦文学形式,写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事象.而《地狱篇》实际上就是人间苦难的象征。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认为,现实生活中有贪欲、虚伪、嫉妒等许许多多不可宽恕的罪恶,人类必须为这些罪恶付出代价。"地狱",就是人类自身的罪思所带来的惩罚、痛苦、挣扎和绝望。
以《神曲•地狱篇》为蓝本,反映了作为艺术家的罗丹对现实社会及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也是罗丹强烈的宗教感的又一次具体体现。在西方人审美判断力的诸种因素中,有两种文明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是希腊的诸神文明.那是"人生的幸福、安宁、优美、平衡和理性"的文明;另一种是基督教文明,这却是以肉体受难和牺牲来换取精神崇高,是一种人格升华的文明。而罗丹倾心于基督教文明的深刻内省精神,倾心于悲剧所显示出来的力量。在他的心里,始终留有一块宗教的圣地。从最初的《艾玛神父》像,到青年时期的《施洗者约翰》,到中年时期的《加莱义民》,无不体现着雕塑家悲悯而庄重崇高的宗教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