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五代寺庙雕塑造像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7-7-26 8:15:38
五代寺庙造像遗迹很少,所见只有山西平遥郝洞村镇国寺万佛殿的一铺塑像.镇国寺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殿内中央作佛坛,上置塑像,计一佛、二罗汉(迦叶、阿难)、二坐菩萨、二立菩萨、二供养天、二天王,共11躯造像。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了解到,这批塑像面型丰润,尚保存唐代塑像的韵味。其艺术
风格近似莫高窟的唐代作品,虽稍有残损,而神采犹存.因为它们未经后代修补、重妆,故较之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塑像保留着更多的唐代风貌。

在整个五代时期的佛教雕塑中,现存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是杭州烟霞洞的十六罗汉像和南京栖霞山舍利塔的浮雕。前者以自然生动、富于变化的格局配置,表现出一种新的创意@在罗汉题材的造像中甚为独特而突出。到了宋代,杭州飞来峰玉乳洞的十六罗汉像,也采取烟霞洞的作法,同样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烟霞洞的罗汉像以精美的雕刻艺术而成为现存五代佛教雕刻中的珍品。

舍利培在栖霞山中峰西麓栖霞寺大佛阁右侧。据记载,原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经商唐重建。现存塔上浮雕为南唐遗物。塔高约15米,八面五级。最下面有两层基坛,上层平面刻八角连续图案,下层平面刻波海与鱼龙等物,两层的立面均刻有石榴花与凤凰等浮雕。

基坛上为须弥座,其束腰部分为"释迦八相"浮雕,土、下层则刻有石榴花、凤凰、狮子等。塔身第一级四面刻四门,另四面浮雕四天王像。以上各级浮雕千佛,精下斜面刻飞天、供养天、伎乐天等。这种石塔的构成与雕饰题材,在五代相当流行,如杭州灵隐寺、闸口、梵天寺均保留有吴越时期的同类石塔,但雕刻艺术不如栖霞山舍利塔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