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佛教雕塑赏析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7-2-7 13:31:14
元代纪年不明者有僧绿范口真造密理瓦巴一堂、三面八臂观音菩萨七尊一铺等造像。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认为,从造像的面相、姿势、印相、标帜来看,杨瑾真伽造无量寿佛最为典型,是以西藏铜佛像为模本放大的石造像。其体态丰硕,肩宽腰细,充满了梵像恃有的韵致和风度。
平江路僧绿范口真造密理瓦巴像,裸体右手伸出,右腿翘起,旁二侍进酒,在藏传造像中实属孤例.元人造三面八臂尊胜佛母像二侍菩萨、四护法明王等七尊一铺像,盘上镑饰藏式佛塔,本尊系秘峦部多面广背异相,三面人臂,面相圆满,表情安样,宽肩细腰。八臂动作自然协J周,颇有节奏感。雕镑精工,无繁腻之弊。其面相、身材、刀法与当地汉相佛教造像近似,这说明藏传佛教及其造像到了南宋故都,实已陷入了传统佛教及其艺术的汪洋大海之中,必然出现上述梵、汉两种造像手法互相渗透取长补短的融合现象。
杭州宝成寺元至治二年0322年)骤骑上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伯家奴造麻岛葛刺三尊-铺像是藏传佛教的护法像的一种。麻蜀葛剌(马哈哥剌)亦称"大黑天",是护法部的男宗首神,也是保佑战争胜利之神,多塑于寺庙、宫殿和角楼之内。此麻昂葛剌石像是现知内地仅存的一躯,是研究元代藏传佛教的珍贵资料。元代佛教石窟造像遗品甚少,飞来峰却集中和保留了众多的元代造像,在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史上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