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的佛教雕塑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6-9-20 9:14:52
塔中收纳《宝筐印陀罗尼经》印刷本,分颁境内各地,耗时十年。这种小铜塔后代屡有发现,本世纪五十年代,浙江崇德县崇福寺西塔,金华万佛塔均发现过金涂塔,后者多达15座,塔高21厘米,塔身四面均作浮雕佛像,有一面作饲虎状。塔内铸有铭文"吴越国王钱弘假敬造八万四千宝塔乙卵岁记",证明文献所载属实。天冠菩萨则尚未见实物。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了解到,吴越国都杭州迄今还保留不少吴越时代的佛教摩崖造像,犹足以令人想见当日建寺造像之盛。其代表作品有慈云岭资延寺和烟霞洞的摩崖造像。资延寺的造像包括西方三圣、供养菩萨、天王、七佛、文珠、普贤、地藏及六道轮回等大小高低浮雕20多躯,约开凿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群像组合虽然沿袭唐代形式,但地藏及六道轮回强立{鑫,形式强特,为他处所罕见。烟霞洞造像为十六罗汉,约造于吴越王钱元璀时期(932-941年),是现存较早的十六罗汉雕像。作者根据天然岩洞的特定环境,作出距离不等、方向和动作各异的排列,较之通常左右严格对称的排列,倒也自有一种活泼、自然和生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