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佛教雕塑赏析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6-8-9 8:13:55
佛教(及道教)在北周时一度遭到禁止、"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禁诸淫祠,非祀典所载者尽除之"。但其后不久,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元年(581年)便又"诏境内之尼任昕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于是,时俗随风而靡,民间佛书,多于六经数十倍"(见《资治通鉴》卷一七一、一七五),嗣于开皇四年、十三年、二十年屡次下诏修复,安置北周灭法时所破坏的佛道造像,提倡僧俗修造佛像,严禁官民毁坏佛道造像。故在隋文帝统治期间(581一-604年)。造大小金银、檀香、夹伫、牙、石佛像106580躯; 修复残损佛像1508940余躯。睛炀帝杨广统治期间(605一-618年),又修治旧像101000躯,雕铸新像3850躯(均见 《法苑珠林》卷一百)。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了解到,在皇帝的倡导下,崇信佛教、修建佛寺、开凿石窟、雕铸佛像之风,在贵族、官僚和僧尼之中,较之北魏后期有增无减,破费民力财力难以数计。如独狐皇后于开皇三年(583年)在长安常乐坊为其父独孤信建造的赵景公寺,仅其中的华严院就有"小银像六百余躯,金佛一躯,长各数尺z大银像高六尺余,及偷石卢舍那(佛)立像高六尺,古样精巧"。礼部尚书张颖舍长安安邑坊住宅为应法寺,铸造噩金佛像10万躯。浙江天台山和尚智顿大师,一生募集建造大寺36所,造墨金、檀木、绘画佛像80万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