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与维摩吉辩论的雕塑形象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6-7-19 7:52:48
在第二期的第7, 8、9、10、1、2、5、6等窟中,出现有文殊菩萨与维摩吉辩论的形象。其像或在释迦牟尼佛结蜘跌坐像的两侧,或在洞窟入口内两侧的壁间。这一现象,当与北魏孝文帝开始重视义学僧人,注意宣讲《维摩诸经》有密切关系.这里的维摩形象完全不同于顾铠之笔下的维摩谙"清赢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而是身强体壮,头戴毡帽,身穿对襟窄袖毛料衣,右手不自然地执蕉叶形扇,据胡床而坐的鲜卑族士人的模样。可见这时北魏统治者虽然开始重视早在南方流行的义学,而维摩吉居士的形象,却是按照鲜卑族士人的面貌塑造的。
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发现,在云冈石窟造像中还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叙述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浮雕。其表现形式大体有三种:一是附于佛盒的两旁,只表现一、二个片断,如"自象投胎"、"树下降生"等;二是一集之中表现一个片断,如"健陪辞还"、"降魔"、"初转法轮"等s三是连环图形式。在规模宏伟、雕饰富丽的第6窟,三种形式都有,而以第三种连环图形式最为集中,表现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涅磐的一生重要事迹,共17幅,排列在洞窟的东、南、西三壁的下层与观者大致相等的高度,其上为一条华丽的阴刻卷草纹饰带;其下一排栏杆形的并列条纹构成的饰带z图与图之间以粗栏相隔,每图之宽度视故事内容而定,各有不同。佛传图浮雕因位于墙壁的下部,大半风化模糊,保存较好的有"园中较技"、"出游四门"四幅、"请求出家"、"后富嬉戒"、"惊感三梦"、"夜半逾城"、"车匿辞还"、"山中修道"等多幅。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分幅成套的连环图浮雕。每一图都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选择关键性的情节加以表现,不同程度上显示出故事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