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凉州地区的佛教雕塑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6-7-15 8:20:44
敦煌、凉州是继新疆地区之后最早接触佛教、也是开窟造像最早的地方,北魏灭北凉,徙沮渠枚键宗族,吏民三万户(或作十万户)、掳掠沙门三千人于平城,民户中当不乏开凿石窟、雕塑佛像的能工巧匠。先后在北魏任统领佛教事务官职及建议兴建云岗石窟的师贤和罢咂,也都是来自凉州的高僧。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认为,由此可以推知,云冈石窟第一期的窟雕造像所呈现的艺术水平和风格特色,应与凉州地区的佛教雕塑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还有实物作旁证的是麦积山第78窟后秦(384-417年)时期的泥塑佛像,虽有泥塑与石雕之别,但从造像的面貌神采、体态服饰等各方面来看,完全可以明白云冈"县咂五窟"(特别是20窟的露天大佛)造像艺术的渊源所自。然而,且不论云冈"罢咂五窟"在各个方面新的创造发展,单就窟像的巨大规模而言,也足以说明它的出现在雕塑艺术史上的重大意义。所以,鲁迅曾将"云冈的丈八佛像"("丈人"以言其高大,实际"罢咂五窟"佛像离者十六米以上,低者也离十三米多)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把它们看做是"耸立于风沙中的大建筑","坚固而伟大"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时代的丰碑.是人民群众巨大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和审美理想的一种体现。
云冈第二期(466一494年),是云冈开窟造像最兴盛的时期,孝文帝拓拔宏较之文成帝、献文帝更加崇信佛教,对于云冈石窟的经营特别重视,曾见之于史籍记载的,他曾于太和四年(480年)、六年(482年)和七年(483年)三次行幸云冈。同时,通过"罢耀五窟"等接连不断地大规模的石窟开凿活动,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新经验,因而,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不仅数量大,结构、组织更加复杂、严密,而且时时有新的创造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