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佛和菩萨像雕塑的造型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6-7-9 8:59:41

佛、菩萨像的造型,在十六国晚期(如275窟)和北魏前期(如295窟等)躯体健壮,面相丰满.鼻梁高隆,直抵额际,姿态有力,但有的显得僵直而欠自然。佛像身着偏袒右肩式或通肩式的土红色僧架裳,衣裙稠密,有用凸起的棱条,有的作阶梯状的微微起伏,有的则用锥划的阴线来表示,带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只有领口、边缘部分才用较写实的手法表现,菩萨像头梳高害,戴宝冠,耳后长发披于两肩,多数上身半裸,有的斜披"天衣",有的肩披腋吊,下垂部分打结于腹前,腰柬羊肠裙。
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认为,中国的佛、菩萨等形象,当初系从印度经键陀罗自西域传来,其造型比例、生理恃征和姿态手势("手印")以及衣着、装饰,佛书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并已形成一定的格式,不允许作者随心所欲地塑造,为了保持它在中国僧徒信众心目中的可信性,也不宣于随便改动。但对外国造像模式机械地搬抄,也不可能打动中国僧徒信众之心。从奠高窟现存早期的佛、菩萨造像看来,当时中国的雕塑工匠,在不违背佛经中有关佛像造型仪轨和格式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生活感受和审美理想以及本国本地区广大民众的欣赏要求,发挥了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风貌的艺术形象。佛、菩萨的那种智慧、善良、发自内心的喜悦表情,更是中国议代以来,陶俑艺术表现技巧的提高和发展。大约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佛、菩萨的慈祥、温柔、和善可亲的内在特质,而将佛、菩萨,特别是菩萨的性别加以改变,一律塑成女性或少女型。至于受佛书限制较少,或没有严格限制的罗汉、天王像,中国的雕塑工匠更直接根据自己生活感受自由地进行发挥创造.试将莫高窟早期被认为在造型、服饰和表现手法上带有明显幢陀罗雕刻影响的塑像,与真正的健陀罗造像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