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莫高窟雕塑赏析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6-7-8 8:57:11
洞窟是安置佛像的殿堂,是佛教宣传的重要场所,也可以说是佛经上所描述的无限美好幸福的天国乐土的缩影。在这种建筑主题的要求下,壁画影绘装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五影缤纷、绚烂瑰丽的壁画和装饰图案,把-个个洞窟擅染成光辉灿烂、应严肃穆而又温履宁静的佛国净土。然而,壁画和彩绘装饰并不是洞窟的主体。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了解到,洞窟的主体是塑像,塑像(主要是指佛像}才是僧徒信众顶礼膜拜的对象。壁画和影绘装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现在,它一方面美化了环境,对塑像起着有力地供托陪衬作用;另一方面,以它特有的长处充实并扩大了塑像的主题。
这一历史时期的塑像,本尊多数为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也有释迦、多宝二佛井坐的。释迦牟尼佛的形象除大多数为蜘肤禅定像和倚坐说法像外,还有思维(菩萨型)、苦修、降魔、成道等题材的造像。弥勒(未来佛)形象则一律作交脚而坐的菩萨型。
塑像的组合,一般是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罗汉、二菩萨;后期的少数为一佛、二天王;但也有只单拍一躯佛或弥勒像的。由于这一时期的佛鑫都比较浅,一躯佛像或弥勒像便几乎占满了靠内的空间,胁侍菩萨、护法天王像不得不置于雕塑外的两侧。有的虽把菩萨像或罗汉像安置在鑫内佛的两侧,而不得不把它们的形象缩小,这样虽然可以显得佛像高大尊贵,但由于群像间大小主次过于悬殊,不免有损于组合的自然与和谐。当然这种情况并非莫高窟造像所特有,而是早期造像组合的比较普遍的现象。
因为洞窟形制大都是中心方柱式,所以佛鑫都是分布在方柱的四面(每面一盆或两盒)和洞窟的左右两壁.一窟之中,佛雕可多至十几个。作为主要礼拜对象的佛像,便显得过于分散。中心方柱对着洞窟入口的一面的盆像,往往大于其他各盒,可见设计者的意图是以该盆佛象作为全窟的主体。这神意图越到后来就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