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古罗马雕塑的新趋向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4-12-19 9:11:41
公元2世纪的罗马雕塑中出现了一种新趋向,被称作“新奥古斯都古典主义”。这一趋向所显示出的某种较为冷静和严肃的作风,在哈德良时期(117年一138年)和马库斯•奥里略时期(161年一180年)的服塑中,表现得尤为显著。《马库斯•奥里盟各骑马像》(图2-15)便是该趋向雕塑作品的典型代表。雕像所塑造的这位骑在马背上的罗马帝王。是一位沉思内省型性格的人物,也是当时哲学上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他所作的《沉思录》是一部劝戒人们冥思反省、无为而终的启示录,其中充满了对人生、世界、前程的悲观尖望。在这座青铜像.马库斯•奥里略虽然被当作一个军事将领朱塑造,但他手中并没有兵器,身亦无铠阳,其姿态句神情显然带街消极、静观的色彩。到超然的气质使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和平的佼者,而不像是驰骋沙场的英雄。在这件骑马像上,奥里略蓄着哈德良时朔风行的希腊式胡须,神志沉郁,右手像通常的罗马帝王像那样向上抬起,平静地俯视着眼底世界。中肚纪时,当基督徒大规模破坏希腊、罗马雕像时,这件骑马像却因其沉静内省的神态,而被误认为是那个最早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的罗马帝王君士坦丁的像,从而幸兔子难,被保存了下来。千百年来,官为一代代局在家创作骑马像型的雕塑充当范本。公元1536年,在米开朗基罗的倡议下,这尊雕像从罗马莱特兰宫门前移到了罗马市政广场。
人们常常将罗马肖像赚刻称作“性格肖像”与希腊的“理想化局在像”相区别,这并非没有依据。然而,这种强调内在刻画的雕刻风格的成熟与盛行,则主要是在公元3世纪。这个时期,罗马帝国产生一连串危机,内忧外患使帝王的权势大大削弱。统治者为保住王位大肆采用暴力,而谋杀与篡位之事则屡见不鲜。虽然这个时期的帝王肖像与共和时代的肖像一样强调写实,但是其写实作风的目标却并不像后蒜那样是记录性的,而是追求内在性格及情绪的表达。人类内心的阴暗面,如恐惧、猜忌、残忍等,都宦接地在隙像雨都得到呈现。《卡拉卡拉像》(图2-16)便是该风格雕像的典啦。

卡拉卡拉是塞维鲁王朝的第二代皇帝,生性残暴。据说他曾以谋反罪处死其岳父,并将安子流放海岛,后又加以杀害。公元211年继承帘位后,他连年发动战争,横征暴敛,还杀死自己的兄弟和延臣,最后于公元217年死于自己的护卫军长官之手。《卡拉卡拉像》以戏剧性的手法,极其生动地展示了这个暴君的相貌和性格特征。在这张凶残丽多疑的脸上。那个时代的暴力得到了充分反映。我们看见,在这方形的面庞上,紧煌的双眉和内收的嘴角显露出疑惑的神情。令人惊奇的是,这件赚像表现的人物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因为它揭示出暴君内心的孤独。看上去,在卡拉有如一只末日来临的丑恶阁兽。被逼到了死角。腺塑家在这采用了新的艺术技巧来表现人物神情。他刻踊眼睛-一勾画出深凹的轮廓,再以挖孔的技术表现随孔,使目光集中。看上去,那双眼睛仿佛凝望着某种无形的、异常可怕的威慑力声。在这里,人物复杂的内在心理被刻画得漓淋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