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斯里兰卡佛教雕塑

发布者: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16-6-20 8:33:41
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自古与中国友好往来,中国晋朝义熙初年,僧伽罗国曾遭使来中国献玉佛像。斯里兰卡的佛教雕刻艺术对东南亚一些国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cbin仲博下载手机版仲博最新版本下载公司小编查阅资料得知,阿努拉德普勒后期(432-993年)的佛像雕刻,受到了印度复多王朝时代古典主义美术造型的影响,手法比前期作品更为纯熟、自由。阿努拉德普勒城外发现的一尊等身大的佛陀坐像(约五~六世纪制).手作禅定印,衣纹全透明,造型接近复多时代的萨拉那特样式的佛像,十分精美。公元993年至1070年为南印度朱罗人入侵统治时期,带来了印度教文化,大兴印度教建筑和雕刻,但为时不快。1070年僧伽罗人恢复了统治,因都城在披隆纳鲁沃,故史称"披隆纳鲁沃时期,(1070-1236年)。特别是撞罗迦罗摩巴忽一世0153-1186年在位)及其后继者统治期间,大力复兴佛教文化,恢复和发展了阿努拉德普勒时期的佛塔建筑和雕刻传统。同时,此期的佛教文化中已渗入印度教文化的某些因素,也许是受到了印度2更多时代以后兴起的密宗的影响,塔寺的墙壁和石柱上的装饰浮雕渐趋繁复华丽,佛像雕刻追求巨大的尺寸和个性化的表现,衣纹多以间隔相等的平行凹线llJ画.波隆纳鲁沃的伽尔寺的四尊天然花岗岩雕刻佛像(十 二世纪制)是巨型佛像的代表作,其中雕刻的佛涅棠卧像长达14. 12米,最北端的一尊佛陀(一说阿南陀)立像高6. 93米,双手交叉在胸前,面容衷苦,表现了悲悯众生的情怀。
从波隆纳鲁沃王朝覆灭到葡萄牙人占领康提,史称"都城屡迁时代"(1236-1505年)。这一时代僧伽罗人的王朝更迭频繁,都城迁徙不定,文化日益衰微。曾伽罗人为抵抗揭陵迦的威胁,转而求助于朱罗人和潘迪亚人,再次引进印度教文化。此期的佛像雕刻趋向纤巧细密的装饰风格,大多为程式化作品,造像水平比波隆纳鲁沃时期大为衰退,石雕佛像较少,南印度铜像式的小型青铜佛像较多,除如来、菩萨等通常的造像题材外,更有密宗的金刚手菩萨等形象。这些铜像顶上肉害一般呈火焰状,衣饰与背景装饰纤丽浮华,动感强烈。
上一页:雕塑艺术风格